【报送单位】: | 2022-07-13
风雨中的守护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全力迎战近期强降雨
(刊发于《中国自然资源报》7月13日第7版)
本报记者 段金平 特约记者姚林烟 通讯员 菅锦红
提前12小时预警,助力公路部门再次成功避险
7月6日,北京市怀柔区范崎路K29+500m又双叒崩塌,北京市灾防所超前预警,提前12小时发布山区道路沿线气象风险黄色预警,相关部门听取意见,采取道路封控、专人值守等管控到位,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这是范崎路7.1崩塌以来又一次及时预警成功避险案例。
7月4日17时,北京市气象台发布5日至6日本市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为应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灾情和险情,北京市灾防所立即响应,综合分析预报落区和前期累计雨量,结合历年崩塌灾害发生特征,判定山区道路沿线个别道路崩塌灾害风险较高,圈定了山区道路沿线蓝色预警和黄色预警路段。7月5日上午,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地勘处、市地勘院地环处、市灾防所专家团队针对预警信息进行了专题会商和研讨,预警项目组根据市气象台最新的预报落区和会商意见对预警产品进行了优化。通过研判,怀柔区范崎路发生崩塌灾害风险较高,发布黄色预警。
5日下午,根据市气象台发布最新预报对山区道路沿线崩塌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进行了调整和校核。17时,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向各区公路分局发布了预警信息,提醒重点关注黄色预警路段。怀柔区公路分局接到预警后,提前对范崎路进行了管控,派专人对预警路段进行了值守。
7月6日5时40分,怀柔区范崎路K29+500m发生崩塌灾害。接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怀柔分局消息,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南赟一大早便带领应急调查队怀柔组队员赶往崩塌灾害点,会同怀柔规自分局、怀柔公路分局同志开展应急调查及现场会商工作。
南赟等人在现场看到,公路旁山坡上的岩体已局部破碎,大小石块滚落造成全幅断路,落石约60立方米,损毁防护网约80平方米,损坏公路护栏3米。
应急调查组发现,崩塌的坡体上方两侧仍存在危岩体,随即在现场对公路相关部门提出应急处置建议:要加强管理与观察,路段两侧专人值守,单侧通行;清理时设专人观察上方岩体变化,确保安全情况下开展工作;要进行工程治理,应尽快开展专项勘查设计工作。
怀柔地处京北山区,为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而范崎路K29+500m路段,也已多次发生崩塌灾害。7月1日,该路段发生小型崩塌,北京市灾防所的应急调查队就在现场进行了调查,由于科学研判、精准处置,随后8名道路养护人员成功避险二次崩塌灾害。
“此地段崩塌灾害风险较高!”也正是在专业人员的预判提示和崩塌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下,7月5日本轮降雨前,怀柔区公路分局按照预警提示提前管控到位,采取了道路封控、,专人值守等措施,成功避免了7月6日因崩塌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失。
精密部署,科学构建地灾应对长效机制
2022年,根据北京市地勘院安排,北京市灾防所认真落实北京市规自委关于“加强预警工作,实现两个突破”的工作指示精神,承担了全市十个山区、半山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技术服务工作,为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市道路交通主管部门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大众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汛前,该所先后开展了全市2077处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汛前排查、106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及34处拟销账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2022年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台账更新、汛期应急值守等各项筹备工作。
同时,专门针对如何开展道路沿线崩塌灾害进行气象风险预警进行了多次研讨,在梳理历年崩塌发育特征、道路沿线崩塌隐患精细调查评价成果和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综合研判气象台发布降雨预报落区,编制了预警实施方案、预警发布工作管理办法,形成了专题会商、精准研判、及时发布、应急响应、预警复盘等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障。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技术支撑能力,提高极端强降雨天气应对的时效性,形成科学、规范的极端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应对工作长效机制,北京市灾防所特地组织编制了《市灾防所强降雨天气地质灾害应对工作复盘管理办法》《市灾防所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会商办法》,强化经验总结和与各部门的协作。
此外,该所领导及专家还对“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一期)工程运行项目”监测仪器维护情况、仪器运营情况、维护流程、数据处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强调要对监测设备的维护做好数据记录,对地灾隐患的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协同作战,强化风险预警和联席会商
6月11日至12日,北京市迎来入汛后首次明显降雨天气,北京市地灾所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员开始了第一场应急“保卫战”,奔赴北京市规自委和各区规自分局开展应急值守、排查等工作。
6月12日,调查小组一行5人赶赴房山、石景山、平谷等区,协助规自分局开展雨后排查工作,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9处;同时派出3人赴委机关、房山及平谷规自分局开展应急值守工作,并协助平谷规自分局发布蓝色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6月13日清早,灾防所继续派出15人分赴降雨量大的平谷区、门头沟区、海淀区及丰台区,继续开展雨后排查工作。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26日到27日北京将迎来一次强降雨过程。为有效应对强降雨可能诱发的突发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6月24日开始,该所严格按照北京市、市规自委、市地勘院的防汛应急部署,严阵以待,在对应急值守、备勤、装备保障、信息报送和防疫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了预警会商:首次根据最新调查成果和降雨落区预报制作了区域精细化预警产品和道路分段预警产品,为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精准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所应急值班人员随时关注监测数据,实时共享雨量、含水率等监测数据信息,及时制作并向有关部门报送地质灾害监测简报。
6月28日,该所召开首次复盘会议,对“6·26”降雨天气地质灾害应对工作进行复盘。会上,所数据预警中心、地质灾害监测中心、调查评价中心及各区应急调查队负责人先后汇报了本次降雨过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发布、野外监测设备维修维护及设备在线率,以及向市、区两级派出人员、应急调排查和灾险情等情况,重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措施建议。
进入7月以来,北京市再次迎来多轮降雨天气。目前,该所积极与市气象局加强沟通,基本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联席会商制度,并已完成3次会商。
浏览量: